“1936年8月2日凌晨,在一列开往刑场的火车上,即将被押上刑场的赵一曼向押送人员要来纸笔,用被敌人折磨得几乎难以握笔的手,给远方的儿子写下这封绝笔信……”听了老师的讲述,孩子们眼泛泪光;
“曜华,看到你健康成长,我非常高兴,看到祖国繁荣昌盛,我更是非常欣慰。”看见参与过百团大战的八路军老战士形象被AI复原,出现在屏幕上,孩子们迫不及待,想把祖国今天的模样说给爷爷听——“我们的国家现在可厉害了,再也没人敢随便欺负我们了。我们有航母,还有空间站!”“我想告诉他们,如今山河无恙,就像你们当年希望的那样。我要好好学习,将来用知识和力量守护这份和平!”
AI技术支持今天的孩子和八路军战士开展了一次跨时空对话
一节30多分钟的思政课,为何有着如此强大的吸引力,能让十来岁的孩子意犹未尽,更对80年前的烽火岁月肃然起敬?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全国大中小学生今起同上一堂思政大课。今天上午8:20,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实验小学,师生们一起收看小学课程“众志成城”。
巧选史料 用有温度的故事触动童心
这节的主讲教师为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选活动一等奖获得者、张江高科实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周孙鑫,其背后,则凝结着上海思政课教师的集体智慧。
张江高科实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周孙鑫担任主讲(下同)
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何宁介绍亿腾证券,今年暑假,教育部将小学课程“众志成城”的授课任务交给上海,多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思政课教师(教研员)多次走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地,查阅丰富史料,利用暑期精心打磨课程并完成录制。
“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,要真正触动童心。”何宁说,抱着“把大道理讲小、把小细节讲透、把老故事讲新”的思路,教师团队希望,用孩子能懂的语言、能共情的故事,不侧重战争的苦难,而用有温度的人和事,把“众志成城”四个字化成孩子能理解、能认同、能传承的精神基因。
2025上海城市形象片中,国际大都市充满生机,然而,画面切换至80多年前,镜头在黑白照片上定格——日军正对上海南站进行狂轰滥炸,一名失去父亲的儿童坐在铁轨上哭泣……穿越时光隧道,孩子们迅速被带入那个国破人亡的年代。“回想国歌中的那句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’,你有怎样的感受?”周老师问。“我很愤怒”“我非常生气”“我感到很伤心……”演播室内,孩子们的反应真实而生动。
一则则精心挑选的史料,一点一点帮助小学生加深理解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“抗战家书视听空间”中,通过AI复原技术,赵一曼烈士念诵着写给儿子宁儿的遗书,听者无不动容。周孙鑫将视频引入课堂,也启发孩子们思考——全文没有一句“妈妈爱你”,那是因为烈士将舍生取义的决绝、为国捐躯的壮烈、义无反顾的刚勇,熔铸成了最深厚的母爱。
1935年10月,新安小学14名学生组成新安旅行团,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,以文艺为武器,唤起民众抗日救亡,宣传党的主张。课堂上,孩子们不仅读到了《儿童生活》报纸实物复刻件,还发现,新安旅行团的孩子们和自己年龄相仿,从而明白了“爱国不是长大后的事,现在就能做!”
和历史共鸣 10后孩童理解“众志成城”
演播室内,山西小伙伴史曜华和大太爷爷史思俭、太爷爷史思让开始了一场隔空对话——在和他差不多大的年龄,太爷爷已经成为八路军,参与了百团大战。通过AI复原,他第一次“听”见了先辈的嘱托。
一组组镜头闪回,一颗颗赤诚之心跃动。抗战群像掠过屏幕——郁达夫发表大量文章鼓舞士气,冼星海指挥合唱队演唱《黄河大合唱》,陈嘉庚率南洋华侨回国慰问抗战军民,抗日根据地群众为八路军缝制军鞋,边区人民为八路军运送粮食、护理伤员……“同学们,现在,你们知道国歌歌词中的‘万众’指的是谁了吗?”周孙鑫问。“军人!”“工人,农民!”“商人,还有艺术家!”“我觉得是每一位参与抗战的中国人!”
“众志成城”这四个字究竟意味着怎样的民族气节?在孩子们果断的回答声中,已然清晰。
下课了,四(5)班女孩周泳情绪还难以平复,用最直白的语言诉说着想对先辈说的话,“你们用自己的牺牲换来80年后的和平,我们要去爱护这种来之不易的幸福。”
在美丽的校园中,孩子们感叹如今的幸福来之不易
三(6)班男孩冯佳乐一直努力不让眼泪留下来,因为他觉得,“先辈们在战场上受伤和牺牲,他们没有哭,所以我也不能哭。”
二(5)班教室内,思政课教师韩璐请孩子们分享“我心目中的小英雄”的故事(下图)。
“看到上海南站的小弟弟在废墟里哭,我觉得以前祖国受过很大的苦,尤其是赵一曼阿姨的故事让我特别感动,她那么爱自己的孩子,却愿意为国家牺牲。”四(5)班女孩朱星潆说。
“看到忻口战役中,八路军和国民党军队一起抗击日军,老百姓也和敌人斗智斗勇,我才明白‘万众一心’这个词不是口号,而是每个中国人都在为国家浴血奋战。”五(5)班男生杨浩毓感叹,以前先辈们冒着危险去破袭日本军国主义列车要经过的铁路,而现在大家可以坐着高铁去飞驰,这一切都是先辈们奋斗而来的,“我不光要铭记这段历史,将来还要用知识建设祖国”。他告诉记者,从小就听爷爷讲军事故事,看完九三阅兵,他更坚定了自己的梦想——将来制造出更多的大国重器,保护祖国。
【相关链接】
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教育部会同中央网信办、人民日报社、国家文物局联合开展全国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“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做光荣自豪中国人——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”思政大课。
小学课程“众志成城”、初中课程“中流砥柱”、高中(中职)课程“精神丰碑”、大学课程“大国担当”分别于9月15日(周一)到18日(周四)播出。小学、初中、高中(中职)在课程播出期间,各校结合“道德与法治”“思想政治”教学安排,组织学生随堂学习,或利用班(队)会及课后服务时间,组织学生集体学习;大学课程播出当日,各校通过各门思政课组织学生随堂学习,或结合党团课、理论学习、主题教育等开展集体学习或自学。
上海思政课教师团队承担了小学课程的授课任务,6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思政课教师(教研员)暑假期间精心打磨课程亿腾证券,高质量完成了课程录制。
旭胜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