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脚刚参加九三大阅兵速牛配资,并表达与中国紧密协作的态度,后脚刚一回国,就接待了25家美国大企业谈投资合作。哈萨克斯坦这波外交操作,可谓是将一碗水端平的外交政策发挥到了极致,但有话说得好,一碗水是难以端平的,更何况还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。
哈萨克斯坦跟中国的合作可不是临时搭台唱戏,而是有着悠久的合作历史。就比如此次上合峰会上,双方就达成多项合作协议。而且2024年两国贸易额已经飙到了438亿美元,同比涨了6.8%。另外能源管道、中欧班列这些硬项目也都是通过哈萨克斯坦,每年为其带来丰厚的经济发展利益。
但刚一回国,转头就请来美国代表团,哈萨克斯坦显然是有着自己的外交小算盘。美国手里有它急需的东西,比如数字经济、能源技术等,这些能帮哈萨克斯坦摆脱对能源出口的绝对依赖。
此次,哈萨克斯坦迎接的是美国企业代表团,所以双方只是聊生意,不提大国关系等相对敏感的话题。所以哈萨克斯坦的举动说白了,就是想拿美国的技术和资金,但不想被绑上美国的战车,避免夹在大国博弈中间,两边难做。
那么为啥哈萨克斯坦要这么“两边不靠”呢?看它的地理位置就懂了。夹在中俄之间,又被美国的“中亚战略”盯着,像个站在十字路口的枢纽,哪边走偏了都可能出事。中俄就不必多说了,不论是经贸还是地区安全都不可能得罪。而美国也不好得罪,毕竟美国在中亚地区也有着一定影响力,且美国还有着杀招“颜色革命”,前两年,哈萨克斯坦发生“颜色革命”,还是请的俄罗斯帮助才解决。所以哈萨克斯坦现在就是保持相对的中立速牛配资,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:
第一,对俄罗斯得“既依赖又保持距离”。安全上,离不开俄罗斯牵头的集体安全条约组织,真有事还得靠这个框架兜底。但又怕俄罗斯管得太宽,毕竟历史上中亚就是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,要是外交自主权被削弱,得不偿失。所以拉上美国,相当于多了个“缓冲垫”,让俄罗斯不敢轻易越界。
第二,对中国要“合作但不绑定”。中国给的好处太实在,贸易、基建、人文合作全是硬支撑,少了中国,经济发展将没有着落。可要是跟中国走得太近,被贴上“阵营”的标签,美国那边肯定会施压,反而会把自己逼到墙角。所以跟美国谈合作,也是在释放“我保持中立”的信号。对冲一下,此次前往看阅兵的举动。
第三,对美国得“拿好处但留心眼”。美国想通过投资拉拢它,本质是想削弱中俄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,这点哈萨克斯坦很清楚。而且美国的诚意早就露出破绽,2022年后对哈投资一直在降,还加征25%关税。这种把别人当棋子的态度,哈萨克斯坦怎么可能不防?
更关键的是,俄乌冲突让中亚成了大国博弈的新焦点,哈萨克斯坦更是得小心谨慎,避免卷入大国博弈中。如今这般两边都谈,既避开了风险,又能两头拿好处,可谓一举两得。
但这里也有个隐患:平衡外交,一旦没掌握好就容易“两边不讨好”。要是对美合作过了火,中俄这边的信任肯定会受影响,之前达成的合作项目恐怕会被搁置。要是因为怕中俄而疏远美国,经济、政治多元化的机会就没了,不符合哈萨克斯坦的国家外交战略。
而且地缘局势说变就变,万一俄美关系突然紧张,或者中美在中亚的博弈升级,哈萨克斯坦的平衡术很可能就会失灵。到时候再想调整立场,付出的代价将会更大。
不过从目前来看,哈萨克斯坦的思路很明确,不管跟谁打交道,都只看实在利益。不跟美国搞政治绑定,避免惹恼中俄;不跟中俄谈过度依赖,防止失去自主空间;同时还靠上合组织这种多边平台发声,增加自己在地区的话语权。
简单点说速牛配资,就是“只争自己能拿到多少好处”。谁能给它稳定的经济增长、安全的发展环境,它就跟谁深化合作。这种务实到骨子里的策略,或许就是哈萨克斯坦这个地理位置,却能在大国博弈里站稳脚跟的关键因素之一。毕竟有句话说得好:在复杂的地缘棋局里,不选边、只谋利,可能才是最聪明的选择。
旭胜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